咨询电话:13359207812

— 洗轮机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13359207812
乐鱼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邮箱:1005214055@qq.com

手机:13359207812

电话:13359207812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朱家湾村渭北工业园区

洗轮机

乐鱼体育官方直营门户
leyu.com

丛麟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洗轮机    发布时间:2024-09-28 18:46:52

危险废物回收处理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治理环境问题,其慢慢的变成了城市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运

丛麟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危险废物回收处理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治理环境问题,其慢慢的变成了城市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运作的重要保障,是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危险废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2022年,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压力下面临增速阶段性放缓。同时,近年来我国核准危废经营资质迅速增加,导致大量区域省份出现产能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愈发激烈。面对行业及市场的严峻形势,公司从始至终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危废主业,巩固行业地位。在围绕“求稳、求精、求强”的发展理念下,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以持续技术创新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加速募投项目建设扩大规模效益,以精细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315.00万元,同比增长9.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97.48万元,同比下降7.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895.0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6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ROE)9.69%。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75,057.76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7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的权利利益285,659.91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32.15%;公司股本10,640万股,较报告期初增长3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26.85元,较报告期初增长74.12%。

  报告期内,公司按计划稳步推进IPO进程,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5月20日出具的《关于同意上海丛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072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意,公司于2022年8月25日在上海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证券简称“丛麟科技”,证券代码“688370”。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660.6185万股,募集资金税前总额为人民币158,998.56万元。

  公司的成功上市实现了2020-2022年三年战略规划目标,未来将借助长期资金市场加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战略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公司新一轮五年发展的策略规划研讨会,充分听取了行业专家、顾问及管理层对行业前景和公司战略的见解,编制了《公司2023-2027年五年发展的策略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了以“技术领先、模式领先及成本领先”作为战略方针,以“挖存量、拓增量”为实施路径,通过盘活存量产业、做强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300832),高效利用经营资源,形成产业协同优势,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地推进各募投项目建设,伴随着募投项目的分批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在报告期内年处置量较上年提升约8%,逐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形成覆盖焚烧、资源化利用及填埋的全业务组合,实现企业内部跨地区的业务统筹与协同。其中,子公司夏县众为一期1.5万吨焚烧于6月18日成功点火启炉,标志着夏县众为郑重进入运营阶段。子公司山东环沃在报告期内完成了二期5万吨液废炉试生产和达产验收、废油泥车间及废包材车间的验收及调试运行,并取得得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发放的临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滨州危废临45号),危废处置类别及规模扩展至18万吨/年+废包装利用80万只/年。此外,子公司上海天汉作为特殊时期第一批666家复工复产企业,始终坚守岗位,为上海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生产运行保驾护航,获得客户一致好评,市场占有率较上年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企业成立了危废工程技术研究院,对原有研发技术体系做出优化调整。新体系中纳入了研发技术、生产支持、顾客需求等新环节,增加了技术人员培养、技术储备、研发过程、信息情报等管理要素,确保所有的环节及流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以最终实现技术转化成效。该体系既能支持公司研发活动,也为公司不断巩固及加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公司始终围绕物料变化和客户的真实需求对五大核心技术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并在此核心技术基础上,全力发展行业领先的深度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针对有机溶剂、酸、碱、矿物油、重金属等危废的在研项目全面攻坚芯片、光电、高端装备制造和PCB等众多行业危险废物处理的难点和技术瓶颈,提高技术处理效率,并通过产品的深度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高端制造业危废的深度循环利用,其中部分在研项目已进入研发中后期阶段。报告期内,公司在核心技术方面新增知识产权项目含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其他共19件,授权25件。

  降本提质增效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以高水平发展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逐步的提升集约化管理效能。一方面通过优化组织架构,精选干部队伍;通过标准化制度,明确管理规定和准则;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全过程管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客户粘性,牢牢抓住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此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毛利率下滑风险。此外,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各项目之间实现业务互补、技术联动,逐步降低经营成本,巩固现有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面对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公司在稳固基本盘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新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子公司上海美麟成功中标嘉信新材料有限公司30t/d固态废料和液废焚烧装置项目。该项目的取得代表着公司自主研发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服务能力及业务团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后续公司有望通过有关危险废物收集、委托运营,环保管家及环境监视测定等新业务驱动获取新的利润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了人力资源体系优化项目,依据公司新的战略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开展了以激活人才、释放潜力、公正导向、梯队建设为核心的包括定岗定编定责、岗位价值评估、薪酬体系与人才梯队建设等各项工作。同时,公司在提供相较于行业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政策之外,已完成了80多位公司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在上市发行阶段又面向“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参与首发上市战略配售”等激发鼓励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和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和法规的要求,逐步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关制度,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与经营层之间权责分明、有效制衡、各司其职、科学决策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积极组织董监高及有关人员定期参加监督管理的机构举办的相关培训,及时了解监管最新动态及学习政策新规。

  公司认真履行信息公开披露责任,通过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的方式,将公司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传递给投资者,维护投资者权益,切实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同时,公司通过上证E互动、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热线及邮箱等渠道全方位与广大投资者开展交流互动。

  公司主营业务为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致力于危废处理的资源循环利用。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是集危废处理技术、危废综合处理新模式和危废管理体系现代化优势于一体的领先危废处理服务商之一。

  公司支持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的生产和研发。通过强化研发技术,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依托自身优势,并不断迭代升级,公司正积极地推进全国布局,并慢慢地发展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无害化处置是指将危险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缩小危险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危险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资源化利用是指以危险废物为原料,在满足处理过程无害化的基础上,生产符合有关标准产品的活动,资源化产品包括有机溶剂、无机盐类、基础油、重金属和包装容器等。公司将这些资源化产品外售,既可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又可践行循环经济的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既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又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

  公司向上游产废单位收取危险废物处理服务费,并结合危废的特性、组分,安排相应的处置方案,根据处置方案和处置量与产废单位协商定价。

  对于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公司针对大部分上游产废单位收取危险废物处理服务费,同时通过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有机溶剂、无机盐类、基础油、重金属和包装容器等资源化产品对外销售取得收入。对少部分高再生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公司不收取危险废物处理服务费,个别情况下需要向上游产废单位付费获取。

  公司市场拓展部与产废单位进行业务洽谈,将获取并核对后的危废信息提交至公司ERP系统中,判断该危废是否曾经入厂处理。对于曾经入厂过的废物,技术管理部将判定是否予以接收;对于未曾入厂过的废物,技术管理部确定取样检测标准并通过ERP系统委托实验分析中心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最终根据报告判定是否予以接收。对于予以接收的危废,技术管理部确定危废包装要求,估算危废处理全生命周期和危废处理成本,并对危废处理方式提出具体的建议。公司市场拓展部基于以上信息向客户提供报价,与客户协商确定最终的危废处理方式并签订合同。

  危废由客户转移发运至公司时,客户填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上传至当地环保部门系统,危废转移联单中载明了具体危险废物及其对应的处理方式,公司严格按照联单载明的方式进行危险废物处理。

  公司接收危险废物后分类存放,生产部根据库存情况以及车间处理能力安排生产,并将相应计划传达至计划部。计划部协调危废仓库办理出库手续并按要求放到指定周转区域。公司通过核心技术的持续开发,实现了危废处理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公司无害化处置采用危险废物焚烧和安全填埋改变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缩小危险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效果;公司资源化利用以危险废物为原料,在满足处理过程无害化的基础上,生产符合有关标准的产品,资源化产品有有机溶剂、无机盐、基础油、重金属和包装容器等。

  需求部门提出请购申请,并经部门内审批后在ERP中生成已审核的请购单。采购人员根据已审核的请购单,依据供应商报价生成询价单并报上级审批。履行完成审批程序后,采购人员将带有供应商信息和已确认价格的请购单转化为采购订单,分发至对应的供应商。

  公司将经焚烧等工艺后的灰渣运送给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并支付相关费用。

  公司选取有资质的运输公司,通过比较价格、服务质量和运输资质范围后签订合同,并支付相关运输费用。

  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处理所需的化学品和包装物资等,公司各部门及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向采购部提交采购需求,由采购部统一对外采购。

  公司能源类采购主要包括电力和生产经营用水等采购,与电网公司和水务公司定期进行结算。

  公司将资源化利用后再生的有机溶剂、无机盐类、基础油、重金属和包装容器等产品对外出售。公司销售部负责合同及订单评审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般合同及订单的评审工作;在与顾客接洽的过程中,销售部门负责沟通商务方面的信息,控制合同及订单的重大修订,并收集市场信息和顾客反馈意见。公司对外销售产品主要采用客户自提的交货方式。

  公司作为科创型企业始终注重提升自身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资源化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从而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公司形成了市场导向为主的研发模式,兼顾项目运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行业发展需要克服的难题。技术管理中心组织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论证,并提出相关立项。完成立项后,技术管理中心牵头组建项目组,结合项目最终的实施目的,从可行性、先进性、实施难度、效益成本等多维度进行研究,确定最优研发路径。在研发的过程中,项目组积极与课题来源方进行沟通,对研发中的细节进行反复论证,保证研发结果与实际需求的精确匹配。在研发立项完成后,项目组依次通过小试、中试等验证最终的研发成果,并且在中试过程中依托公司运营管理中心的生产实践经验,建设管理中心的工程实践经验及技术管理中心的专业能力,形成了快速高效协同模式、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快速高效转化提供了保障。在研发成果产业化转化过程中,公司以危废工程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建立了多中心协同模式,确保公司研发成果产业化的高效益产出。项目完成后,技术中心组织项目组完成研发项目总结,将其中的成果通过专利进行有效保护,并积极组织项目申报等方式进行成果鉴定并推广。

  a、本行业企业需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且由政府主管部门定期更新;本行业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危废由产废单位转移发运至公司时,由客户填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上传至当地环保部门系统,危废转移联单中载明了产废单位、具体危险废物及其对应的处理方式、运输单位、处理单位,公司严格按照联单载明的方式进行危险废物回收处理;

  b、危废处理的客户高度市场化,其主要客户为产生危废的各类工业企业和研发机构,有权自主选择危废处理企业,双方合同期限根据危废经营许可有效期签署,实践中多一年一签;

  c、危废处理的价格高度市场化,危废处理价格由产废单位和危废处理企业双方协商确定,非政府指定价格,无政府补贴,现金流较好。

  我国危废处理行业起步较晚。1998年7月,我国首次公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自“十三五”以来,国家出台多部环保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并于2016年和201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采取了中央环保督察的形式大力整治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执法力度加强,监管态势升级,各级政府愈发重视,一批危废处理违法典型案件得到处理,对危废相关违法犯罪起到了显著的震慑作用,正规危废处理需求井喷,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三大攻坚战”,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强调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同时明确提出要“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将危险废物处理再度提升到国家长期战略高度。

  同时,危废处理行业的业务开展及行业监管具有一定的区域性。2013年,国务院将由原环保部负责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审批事项下放至省级环保部门。各地环保主管部门对于危废处理行业的准入要求和持续监管要求会影响到当地危废处理的产能供给,是影响该区域危废处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地区主管部门对于危废处理行业的管理日益科学,使行业发展更加健康、规范。

  危险废物本身带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高度的危害性,且存在来源分散、组分不稳定、成分复杂的特点,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要求较高。

  公司的运营过程涉及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等多个环节。若在日常经营中,上述任一环节处理不当,则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危险物泄漏等意外事故,公司将面临财产损失、产线停工、甚至人员伤亡等风险,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公司亦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危险废物本身带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高度的危害性;且不同类别、不同企业产生的危废差异性明显,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批次的废物也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处理难度和处理风险极大。基于上述特点,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呈现较高的技术壁垒,业内公司需要对危废处理流程中的收集、运输、分类、暂存、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全流程采取针对性方案,对于公司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由于懂技术、有经验的管理团队是危废处理企业的核心门槛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工业门类全,产废行业多,包含半导体制造、装备制造、化工、制药、采矿等新兴和传统制造业,还包括各类研发实验室。由此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差异极大,因此我国危废处理技术面临处理对象极端不稳定、环保与安全风险控制难度极高、工艺技术难度极强的“三极”特点。一方面,危废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危废处理技术人员需要掌握这些技术,能够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和设备,进行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另一方面,危废的安全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理要求更高。危险废物处理需要在安全操作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损害。危废处理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安全操作的技能和知识,能够识别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因此,相对其他环保子行业,危废处理行业的技术门槛更高,需要危废处理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和更新技术,技术能力是危废处理行业新进入者面临的主要壁垒之一。

  作为上海地区危废处理龙头企业,公司在上海地区可处理32大类危险废物,覆盖上海地区可处理大类的70%以上,可资源化利用25大类危险废物;以核准年度危废处理计量,子公司上海天汉年处理能力为230,000吨+180,000只废包装桶,是上海地区唯一年处理规模在20万吨以上的企业,位居上海地区第一位。且,2022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超四万亿元,拥有丰富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企业,上海天汉地处临港新片区,服务众多先进制造业,得益于先进制造业环绕,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体系。

  子公司上海天汉系国内首个集资源化、无害化于一体的大型危废处置基地,开创了危险废物处置“大卖场+多协同”模式,树立了国内危废行业龙头标杆,为上海高质量经济转型做好配套增值服务。

  子公司山东环沃复制上海天汉的成功模式,依托上海天汉在先进技术、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竞争力,同时发展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工艺,根据山东省当地石油化工行业发达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了液废炉和废油泥产线,截至报告期末,山东环沃焚烧及综合利用产能规模在山东省内名列前茅。

  子公司夏县众为是公司在内陆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待募投项目建成后,其将成为集焚烧、利用、刚性及柔性填埋业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危废处理企业,不仅能够面向省内的危废处理需求,借助其地理位置优势,在业务上更能发挥其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京津冀地区”的枢纽作用。

  在上海市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公司积极服务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先进制造业和各类研发实验室。

  公司与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上海先进半导体、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万华化学(600309)、特斯拉(上海)、合全药业(药明康德(603259))、复旦张江、齐鲁制药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覆盖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为工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配套服务,积极支持科创企业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公司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大批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危险废物处理服务,支持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基础研究与科研工作,助力我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卡脖子”难题,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危废处理技术具有明显的跨领域、多学科的特点,相比生活垃圾处理与水污染治理等其他环保细分领域,知识密集程度与技术含量更高。一方面,危废处理过程必须解决二次污染问题,因此相关技术覆盖废气治理、水污染治理等领域;另一方面,危废处理流程还会涉及材料、化工、冶金、安全、热工、地质等领域及学科的技术。近年随着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监管督查的日趋严格,一系列适合我国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实用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资源利用覆盖危废种类和效率不断提高,无害化处置中的结焦、工况不稳定等情况也有所改善。

  危险废物处理行业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社会整体环保意识增强而逐步发展壮大,近年在国家提出“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无废城市”的大背景下,危险废物处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治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对现代产业发展不可或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危险废物处理行业仍将快速发展,其内涵也将不断丰富和延伸,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也将日益增大。

  目前,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呈现“散、小、弱”及单一化的特征。随着行业的日趋规范化运行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将以技术研发、处理模式、人才储备和处理规模等全方位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全国布局,市场占有率有望大幅度提升,同时“标准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业态。

  目前,业内大部分企业的技术、资金、研发能力弱,处理资质和覆盖区域单一。随着上游产废企业的需求变化和危废处理技术的完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新模式能够在安全、高效处理危险废物的同时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减少社会整体资源耗用,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33.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依托于我国工业的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力量的日益壮大以及产业链韧性的不断提升,危废处理行业将长期存在且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和“卡脖子”难题的出现,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国内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高达27,864.00亿元,2017-2021年间全国科技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复合增长率为14.2%。因此,与高端科技领域相关的危险废物将同步呈现上升势头,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废液等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业内公司数量持续扩张,但新进入者普遍选择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无害化处置模式,并且处理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企业技术、资金、研发能力弱,处理资质和覆盖区域单一,呈现出显著的“散、小、弱”及单一化的特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因此行业竞争尚处于价格竞争、产能竞争的初级竞争阶段。

  参考美国危废处理市场,美国1991年共有近4,000家危废处理公司,而随着监管趋严、危废处理费用回归正常水平、技术逐步成熟等多项因素影响,美国的危废处理企业到2017年仅有1,000余家,且CR10的市占率超过90%,市场格局已非常成熟。在未来,随着我国危废处理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化发展,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研发、处理模式、人才储备和处理规模等全方位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全国布局,市场占有率有望大幅度提升。

  在政策方面,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近年来受国家政策鼓励较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第十四五年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鼓励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规划建立一批大型的固废处理综合利用基地,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市场方面,由于危废资源化工艺可以从危废中提炼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产物,从而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增量,所以企业对于资源化利用产能的投资意愿较强,未来扩展潜能较大。

  在技术方面,随着危废产生源头信息化管理控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将促进危废由无害化处置向资源化利用的趋势性转化。同时,上游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水平不断加强,要求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不断更新迭代。随着危废处理企业在资源化利用的持续研发投入,相关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

  未来,随着产业政策和市场因素等有利外在条件逐步成型,率先攻克资源化利用技术瓶颈,建立技术先进、处理品类全面、资源化产品附加值高的资源化利用能力的公司将成为行业毋庸置疑的龙头,实现危险废物的深度资源化利用,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整体工业生产的资源浪费和碳排放,另一方面将促进公司盈利水平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机会。

  虽然无害化处置进入门槛较低,但适用范围广,处理量大,技术成熟度高,并且在技术支持下可以做到长期稳定运行,相对资源化利用存在一定优势。随着上游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水平不断加强,危险废物的处理需求和种类划分将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资源化利用技术需要随着上游危险废物种类和特征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开发,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无害化处置将作为资源化利用的补充处理方式长期存在。

  利用实验室鉴定分析技术和仿真模型技术的有机融合开发的废有机溶剂生产装置实验室模型测试系统,能够针对不同批次来源的废有机溶剂进行工艺、安全风险评估,为生产装置实现长期稳定、高效、低耗地生产出高品质产品提供重要保障;凭借公司在多变、复杂废有机溶剂处理的长期技术数据积累与对生产设施关键装备的持续深入研究,自主开发出了适用废有机溶剂不同批次组分差异性大的特殊高效塔填料及内构件结构,掌握了关键装备定制化自主设计技术,解决了传统填料与内件操作弹性小,不适应废有机溶剂多变的特点难题;基于微观分子间相互作用理论,开发了适用于废有机溶剂特点的量子化学方法(QC)与分子力学方法(MM)模拟计算技术,实现不同组分共沸体系的高效共沸剂模拟计算筛选,大大降低了筛选的成本与时间投入,形成了共沸剂筛选便捷、高效新术;基于氨热脱附原理,利用间接加热及酸吸收技术,通过酸度动态调节和精馏热负荷梯度控制,实现了“氨与有机溶剂组分”两者均得到分离纯化,不仅达到了废有机溶剂的高品质资源化利用,同时还可以生产出硫酸铵产品;利用自主建立的危废焚烧设施与废有机溶剂资源化设施一体化设计模型,开发出了高安全性的危废焚烧设施耦合净化废有机溶剂资源化过程二次污染技术,彻底解决了各种废有机溶剂资源化过程二次污染的问题,并且无需配备专有的二次废气治理设施,使该核心技术具有明显的成本与竞争优势。

  采用多组合分拣及预处理技术,选用专有药剂和关键装备技术,可对实验室类、沾染剧毒品类、承压类、含未知沾染物类等高风险类的废包装容器进行安全回收;采用干/湿法相结合处理装备及工艺,桶源适用性广。采用拥有专利技术的干法工艺及装备技术,解决普通干法能耗高、磨损大、回收次数受限问题。同时,开发环保型清洗剂,解决传统有机溶剂湿法工艺二次污染及VOCs指标不满足产品标准问题;关键装备采用了流水线全自动机械装置,设备故障率低,作业环境好,人工需求低,流水线化和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通过大流量、强制循环曝气和“慢进慢出”的内循环管路设计,能够快速将废液pH值调节至满足氨铜络合萃取的1.5~2之间,同时去除了影响萃取有机相寿命的强氧化因子,实现长周期、高效地危险废物处理;通过ORP和pH值的精确自控耦合,使得该项技术可以广泛地适应各种含铜废液,满足危废处理企业全方面的资源化利用需求;通过调整有机铜萃取剂铜肟和醛肟的成分配比,大大提高有机铜萃取剂的萃取能力;优化萃取设备系统,实现全系统全液态自动化流程,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的操作人员配置要求,每班不超过3人即可满足处理量超过8,000吨/年的生产能力;通过本技术的全液相自动化萃取加结晶热返溶重结晶技术,可生产满足高品质电镀级硫酸铜,亦可通过公司自主的电沉积技术生产含量到达99.9%的阴极铜产品,实现产品附加值较传统工艺产品的大幅提升。

  针对不同项目公司焚烧市场,公司自主开发了危险废弃物处置智能化物联网控制系统及危险废物处置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的焚烧物料信息大数据平台和配伍计算软件,制定科学进炉物料配伍方案;精稳进料。根据配伍方案,通过“储坑螺旋+边门推杆+吨桶喷枪+储罐喷枪+SMP”等多组合进料系统和严格的焚烧物料配伍管理制度,实现科学配伍和精稳进料,有效防控结焦,控制耐材高温腐蚀和机械磨损,为实现焚烧系统超长周期平稳运行提供保证;疏散焦块,在线清理。根据进炉物料配伍方案,配置专用除焦剂,通过除焦剂减少降温结焦,降低焦块强度,并在易结焦的位置设置专用在线清焦系统,包括高压喷水在线清焦、高温螺旋清焦机构等,在线实现焦块清除,避免停炉除焦,保证系统长周期连续运行;定制耐材,主动维护。根据当地的焚烧物料信息大数据平台,识别耐材选择关键因子,联合耐材厂家定制个性化耐材配方,并辅以前端的科学配伍精稳进料,延长耐材寿命。

  采用自主开发的疏散剂,以不影响急冷塔稳定运行为前提,将湿法烟气处理中的脱酸高盐废水回喷急冷塔,通过疏散剂抑制急冷塔内形成坚硬盐团,同时辅以在线清理手段,解决了高盐废水回喷急冷塔积盐而引起的停炉检修问题,实现湿法烟气处理废水零排放。自主开发的疏散剂具有针对性强、配方简单、配方原材料易获得的特点;针对烟气处理工艺中易堵气、脱硝成本高等问题,公司开发了专有防堵、防腐以及在线清洗疏通技术,解决烟气处理系统中消石灰堵塞、管路结垢、塔体、烟囱和管道腐蚀等行业性问题,实现烟气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技术耦合了废硫酸铵(pH值3~4,氨氮3%~4%)酸碱中和技术和焚烧烟气SNCR脱硝技术,在pH值10~12条件下,实现95%氨资源回收,同时减少脱硝药剂消耗量,降低烟气处理成本。

  公司对五大核心技术围绕市场物料的变化及需求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以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目前公司主要的在研项目有14个,主要研发项目部分已进入研发中后期阶段,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对技术进行研发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知识产权项目含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其他共19件,授权25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93件,外观设计专利0件,软件著作权1件,其他24件,合计130件。

  公司对五大核心技术围绕市场物料的变化及需求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以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目前公司主要的在研项目有14个,主要研发项目部分已进入研发中后期阶段,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对技术进行研发升级。

  在无害化技术方面,公司焚烧工艺的科学配伍、精稳进料、疏散焦块和在线清理以及定制耐材和主动维护等技术助力焚烧处置装置连续运行时间达到业内领先水平,使焚烧炉主体装置连续运行时间超过230天,单次耐材寿命长达18个月以上。同时,公司烟气排放污染值多年来远低于行业排放值标准,净化效率高于危废处理行业均值。

  在资源化技术方面,公司具有全面的技术储备,例如:包装容器通过再生产生新包装容器,废有机溶剂再生为十余类有机溶剂产品,废酸碱资源化生产无机盐类产品,废矿物油再生为基础油产品,含铜重金属废液资源化生产铜盐产品等,相较同行业可比公司往往集中于金属、有机溶剂一种或几种资源化产品,公司资源化产品具有种类多、支持行业广泛的优势,资源化利用的产品一方面将投入其他工艺进行利用,另一方面对外销售形成收入。2022年度,公司危废资源化利用超4万吨,实现资源化收入24,662万元,是未来大力发展的业务方向。

  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但整体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大部分企业技术、资金、研发能力弱,处理资质单一,呈现出显著的“散、小、弱”及单一化的特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根据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平均每份经营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规模仅为3.07万吨/年;年度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为3,558万吨(含单独收集81万吨),平均每份经营许可证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0.85万吨,处理能力低。

  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创“大卖场+多协同”模式。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依托在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全面的技术优势,在内部建立了一套可循环的生态系统模式,将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减少废物的产生。例如:资源化利用工艺会产生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将进入危险废物无害化工艺进行处置。余热锅炉将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一部分蒸汽作为生产过程的热源,直接进入资源化利用工艺生产车间,另外一部分蒸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为厂区整体供电。热源、电源彼此有效切换,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以此往复,公司整个危废处置、利用过程产生了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循环经济规模效益,在同行业中单一项目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

  同时,公司各子公司之间业务种类优势互补,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危险废物“内循环”处理体系,发挥了公司整体的规模效应及协同作用,提升了运行及管理能力,增强了公司综合竞争能力。

  公司与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上海先进半导体、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万华化学、特斯拉(上海)、合全药业(药明康德)、复旦张江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户覆盖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为科创企业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危险废物处理服务支持;同时,公司为项目属地地方政府的环保、消防、安监、公安、药监、海关等部门的应急服务保障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公司创始人团队具有近三十年环保经验,其余主要管理人员具有近二十年环保经验,对于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凭借管理人员多年的技术和经营积累,公司建立起一支兼具业务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的团队。同时公司还与上海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行业强势学科的知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从各大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为公司快速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的各项标准与规定,依照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高要求对现有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优化,并从集团到各子公司部门层面都制定了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以保障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在安全、合规管理方面,鉴于危废处理行业的特殊性,公司自主创建了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并对安全环保相关的SHE体系、环保管理、设备设施和化学品管理等9大类内容实施不低于2次/年的SHE审计,实现产线的安全有效运行与持续改进。公司注册安全工程师占比较高危行业最严格的要求高出23个百分点,各部门均有员工入选了省、市、县(区)、公司级安全专家库,为公司安全、合规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保证在行业中信息化建设的领先地位,公司根据危废处理行业特点,运用BI数据分析系统构建的决策者驾驶舱,可将分布在各系统模块中的数据以业务逻辑关联、整合,并以一体化的图像显示,为公司决策层提供了详实的即时数据和信息,逐步实现了危废业务的信息化操作模式。同时,为满足小微企业的危废处理需求,公司建立了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整合大量的“零、散、小、微”客户资源,为众多小微客户搭建了与危废处理单位、政府部门之间高效沟通的便捷桥梁。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危废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行业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危废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进步。如果竞争对手取得相对公司更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公司可能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地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目前,公司所处的危废处理行业技术发展路径较为清晰,但在未来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排除危废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行业出现重大技术革新,导致工艺流程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也不排除出现成本更低或处理效果更好的危废处理方式,对原有方式实现重大替代。如果公司无法顺应技术趋势,面对变革,则公司部分业务将失去市场需求,从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服务对象为各类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危废的属性、种类和处理技术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如果公司无法顺应产业趋势,面对变革,则公司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对公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公司在危废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行业经营多年,拥有一系列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技术和专利,同时,公司通过研发形成多项兼顾安全、环保和效益的核心技术,危废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上述核心技术和相应工艺得以应用。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竞业禁止协议》,对其在保密义务、知识产权及离职后的竞业情况作出严格规定,以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合作研发方面,公司与合作方签订合作研发合同,对各方应遵守保密义务进行明确约定。公司采取上述保密措施,以防止核心技术外泄,但仍无法完全排除核心技术外泄或失密的风险。未来若发生核心技术外泄或失密,可能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危险废物本身带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高度的危害性,且不同类别、不同企业产生的危废差异性明显,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批次的废物也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处理难度和处理风险极大。基于上述特点,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呈现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内企业需要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探索,才能形成一整套高效、节能且环保达标的危废处理技术体系;同时,业内公司需要对危废处理流程中的收集、运输、分类、暂存、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全流程采取针对性方案,对于公司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鉴于上述特点,懂技术、有经验的管理团队是危废处理企业的核心门槛和核心竞争力。

  如果行业内潜在竞争对手提供更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吸引公司人才,或公司受其他因素影响导致人员变动,可能导致专业人才流失的风险。

  危险废物本身带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高度的危害性,且存在来源分散、组分不稳定、成分复杂的特点,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要求较高。

  公司的运营过程涉及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等多个环节。若在日常经营中,上述任一环节处理不当,则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危险物泄漏等意外事故,公司将面临财产损失、产线停工、甚至人员伤亡等风险,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公司亦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影响公司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行业外部需求、行业竞争格局、公司产能规模、公司市场开拓和公司运营能力。近年来危废处理行业竞争加剧,无害化处置价格阶段性下降,部分“小、弱”的项目正陆续退出市场,市场份额预计向龙头企业集中。未来如果行业外部需求减少,行业格局发生变化,公司产能规模不能有效扩张,公司运营能力有所下降,有可能导致公司收入不能可持续增长。如果公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客户拓展无法有效转化,可能导致公司新增产能不能及时消化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近三年,公司无害化处置业务平均单价分别为5,356.51元/吨、4,157.45元/吨、3,634.09元/吨,2021年和2022年处置单价有所下降主要系行业内竞争加剧,无害化处置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7.07%、51.04%和47.12%。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16%、49.01%和44.83%,公司整体毛利率较高。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宏观形势下,危废处理行业将继续面临上游工业企业开工不足,供过于求和激烈竞争的挑战,公司危废处理业务的单价比如焚烧单价面临下降压力,从而对公司收入和利润造成不利影响。如公司不能巩固技术和服务优势,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则公司面临将可能发生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近三年,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67,631.36万元、74,517.33万元和106,052.99万元,占各期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7.05%、34.30%和28.28%,占比较高。同时,公司持续进行产能扩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及占比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金额较大,如收入规模不能相应增长,则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后续可能由于发生毁损、技术升级迭代或路线变化等原因,出现固定资产减值的情形,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相关文件的规定,子公司上海天汉、山东环沃、蓬莱蓝天和孙公司盐城源顺享受三免三减半的所得税税收优惠;其中,根据2021年1月15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上海市2020年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的复函》(国科火字[2021]29号),子公司上海天汉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重新认定,高新企业证书编号:GR3,认定有效期为2020年-2022年。因此,子公司上海天汉在报告期内年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财税[2015]78号《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文件规定,子公司上海天汉、山东环沃、蓬莱蓝天和孙公司盐城源顺综合利用废矿物油、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劳务服务符合相关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相应销售收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

  若未来国家税收政策有所调整,或子公司上海天汉不能持续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标准,公司未来税后经营业绩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与行业政策及监管执行高度相关。我国危废处理行业起步较晚,1998年7月,我国首次公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十三五”以来,国家出台多部环保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并于2016年和201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采取了中央环保督察的形式大力整治环保违法违规行为,一批危废处理违法典型案件得到处理,对危废相关违法犯罪起到了显著的震慑作用,正规危废处理需求井喷,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危废处理产业发展,但如未来危废环保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动,或资源化产品销售、飞灰填埋等具体业务政策发生变化,公司将可能面临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资源化产品无法对外销售、危废处理成本提高等情形,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对环保监管的趋严以及对循环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环保产业日益受到各类投资者的追捧;公司所处的危废处理行业毛利率较高,近年来大型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纷纷进军该领域。未来若有更多企业进入该行业,将大幅提升我国危废处理产能,使得危废处理价格比如焚烧单价进一步下降,从而对公司收入和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与行业内的大型央企和国有企业相比,公司在资本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对不足可能使公司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主营业务为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致力于危废处理的资源循环利用。公司主要服务对象覆盖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该等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可能呈周期性波动。经济繁荣时,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产量上升,产生的危废量一般会出现增长;经济衰退时,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产量下滑,产生的危废量相应减少。上游客户产生危废数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业务量及市场议价能力,进而使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波动甚至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315.00万元,同比增长9.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97.48万元,同比下降7.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895.0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6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ROE)9.69%。

  行业格局:虽然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危废处理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但整体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大部分企业技术、资金、研发能力弱,处理资质单一,呈现出显著的“散、小、弱”及单一化的特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同时由于早起缺乏合理规划,部分区域市场存在产能过剩或错配甚至恶性竞争现象,市场价格及整体利润都开始下滑。根据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4,195份,同比增长30.28%;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合计12,896万吨/年(含收集能力1,826万吨/年),平均每份经营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规模仅为3.07万吨/年;年度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为3,558万吨(含单独收集81万吨),平均每份经营许可证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0.85万吨,处理能力低。

  发展趋势:环保监管力度的持续加码是推动危废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十四五”期间,环保监管的升级将刺激危废行业市场规模和投资需求持续增长,加速行业淘汰整合进程,危废处理行业有望从低质量的价格竞争、产能竞争转为以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关键的高质量竞争阶段。已具备适应市场发展变化所需管理模式、技术手段及人才队伍的大型企业在该阶段的竞争中将更有优势。

  公司将聚焦危废处理主业,做优做强无害化业务,做精做深资源化利用业务。立足现有优势,公司将强化技术研发,加强人才培养,结合市场需求合理推进全国布局,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丰富种类,成为全国危废处理的龙头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助力“美丽中国”的全面建设。

  危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危废处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物质与能源的再生循环。而现阶段我国危废资源化的瓶颈在于技术亟待提升,管理相对粗放。目前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大多无法深度加工资源化产品,导致资源利用率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严重浪费资源。在未来,率先建立技术先进、处理品类全面、资源化产品附加值高的资源化利用能力的公司将成为行业毋庸置疑的龙头。

  精细化层面,公司将深入危废处理的源头,实现精细化的分支分流。通过危险废物前端分类分拣和预处理,公司充分挖掘危险废物中不同组分的资源使用价值,提高危废资源回收率,做到“能收必收、应收尽收”。

  深度化层面,公司将深加工资源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基于现有核心技术和长期处理经验,大力发展行业领先的深度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针对有机溶剂、酸、碱、矿物油、重金属等危废的在研项目全面攻坚芯片、光电、高端装备制造和PCB等众多行业危险废物回收处理的难点和技术瓶颈,提高技术处理效率,并通过产品的深度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高端制造业危废的深度循环利用。

  公司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数字化升级和人员培养。

  针对资源化利用的研发,公司将不断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持续从环境、化工、冶金、热工、材料、安全等多学科探索并论证全新的危废处理方法;针对无害化处置研发,公司基于长期技术积累和安全运营经验,持续进行科学配伍、耐材配方、疏散焦块等关键方面的技术升级,全面提升无害化处置水平。依托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和创新性的一体化研发体系,公司将全新的危废处理方法落地,形成对应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并投入日常危废处理,同时通过前瞻性的技术储备,不断满足市场对于公司的动态需求。

  针对数字化升级,公司在已有数字化基础上启动“危废信息平台建设与开发”项目,不断提高数字化水平,深度结合自身定制化设备和在线危废溯源流程管理的目标,从而推动危废处理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

  高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人才团队建设,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大途径,建立由“横跨学科全才”和“深度研究专才”组成的人才团队。基于人才个人特点和公司需求,公司合理安排人才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和团队效果,为将来做深资源化和全国布局扩张储备力量。

  在符合上游产废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公司将依托已有技术储备、综合处理模式和人才团队优势,借助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巩固提升既有优势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出效益,优化公司在各区域的危废资质结构,提高资质总体利用率。同时通过已有项目扩能、新建项目子公司、项目收购或集团并购等多种方式稳健扩张公司在全国各地的业务版图,推进全国布局,力争成为危废处理行业的全国龙头。

  公司将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扩展危废处理品类,进一步完善“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危废综合处理大卖场模式,为客户提供危废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针对危废处理产业链上游,公司正逐步开展现场分拣与预处理服务、安全运输服务等,提高危废处理的整体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在上游产废公司进行相关产线设计和产线装配的阶段,公司向其提供定制化的工艺和装备设计服务,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在产废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公司将切入生产流程的关键节点,依托公司先进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客户工厂内完成资源的再生循环,赋能上游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践行循环经济和“无废城市”的国家战略。

  针对处置范围,随着布局全国的进程,基于项目当地产废企业的需求,公司势必扩展处理种类,持续完善危废综合处理大卖场模式。同时,在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时代背景下,上游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水平不断加强,危险废物的处理需求和种类划分将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公司以支持“创新驱动”和“无废城市”国家战略为目标,持续研究产废企业需求和产业动向,不断通过技术研发完善危废处理种类,为企业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通过整合公司内外技术力量和资源,聚焦客户需求、市场需求以及降本增效需求,持续提高研发能力、研发强度和研发效率,对于“卡脖子”技术则深入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进行研究,努力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同时,公司将加快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转化为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引擎。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一批长期稳定的国内外知名客户。公司将着力巩固提升既有优势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出效益,进一步加强客户开发力度,逐步扩大公司在上海、山东、山西和江苏客户群体,同时着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市场部门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的信息收集、分析、管理的能力,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客户数量和满意度的同步提升。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的管理压力也将明显上升。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集团管理的优势。在细节上明确岗位职责,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使管理职责落实到人。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和企业业务流程特点,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赋能,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优化、整合各项业务工作流程、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为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工作。公司将以现有团队为基础,以内部人才教育培训为主,保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同时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人力资源规划,适当加快引进外部的高端专业人才,通过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万华化学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药明康德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丛麟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复旦张江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芯国际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新闻资讯

X乐鱼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yinnuokereijituan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