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展示 > 爱游戏开户app/防护服

脱一次性防护服的流程图

添加人:爱游戏开户app/防护服 添加时间: 2023-09-14 20:45:16 点击量: 1

  • 产品介绍

      脱一次性防护服的流程图?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一起来学习。

      2022年春季XX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下面一块儿来看看本站小编秋天的雨怀念青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学校在开学后防控疫情的工作指导,提高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开展本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

      1、切实做好我校疫情预防与控制工作,认真做好监测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传染病的发生。

      2、全面提高我校传染病处置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有效阻止传染源,保障师生安全。

      1、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权负责、指挥协调做好演练的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自发生疫情状况起,20分钟内完成口头报告,一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

      2、教学维护组职责:负责突发疫情下,将师生疏散至无污染地方,隔断师生间的接触,安抚其他师生情绪等。

      3、疫情处置组职责:突发疑似病例时,按照工作小组组长的要求,全面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并按《应急处置预案》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协助将发热师生转送至隔离室及当地指定发热门诊医院,并做好与该发热师生密切接触者的暂时留置处置工作。

      4、后勤保障组职责:提前搭建好隔离帐篷,保障隔离师生的饮食及应急物资保障准备和清洁消毒工作。

      5、信息收集组职责:负责演练活动的摄像、拍照、美图制作、报道及与家长联系、信息统计等工作。日常教学活动的应急协调,对于突发发烧、咳嗽等症状的教职工与学生的密切接触调查统计、后续随访等工作。

      (检测体温)、(消毒)、(查绿码、学生健康卡)、 (现场提醒、秩序维持)

      (1)组织学校相关老师于(2月14日)上午8:30前,带好口罩赶到校门外右侧零散站好,等待指令。组织学习演练方案及注意事项。

      (2)得到演练开始指令后,通知该学生扮演群体,有序保持人与人间隔1米,从行人通道通过测控门测体温、消毒、验健康码并登记后进入校园,然后分散进入到各自教室或办公室,不要到校门处围观,异常学生由检测工作员带到校外临时隔离点由校医复检。

      (1)组织该组的全体学生扮演者老师带好口罩于(2月14日)上午8:30到教学楼前的空坪处。人与人间隔1米零散站好;

      (2)得到演练指令后有序从教学楼前小操场到一楼西头教室门前测量、登记体温进入教室入座;XX(教室外:负责给每一个学生测体温,XX负责记录学生晨午检记录册、收学生健康卡),入座一定要保证前后左右1米间距。

      (3)发现有学生或是老师有发烧、咳嗽疑似症状发生,班主任立即拨打驻校医生的电话(**)报告情况;再向学校副校长(**)报告;最后由X校长报告给王校长(**)

      (4)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第一时间来到教室,把疑似症状的学生或老师带离教室,前往学校临时隔离室进行体温复验和观察。

      (5)正副班主任、教学维护组迅速组织该教室的其余学生或老师迅速有序撤离到操场,人与人间隔1米零散站好。

      职责:(1)组织该组的全体学生扮演者老师带好口罩于(2月14日)上午8:30前赶到一楼西头教室有序坐好。

      (2)听到下课铃后,XX老师宣布下课,组织学生带好口罩,人与人间隔1米,有序出教室,前往食堂。走路的过程中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交流。(班主任继续维持途中秩序)

      (3)到食堂外水龙头处,参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或肥皂对手做消毒清洗后,再前往食堂。到食堂指定的窗口前,人与人间隔1米,排队进行打饭。

      (4)打到饭菜后,有序到餐桌处在贴绿签点同一方向坐下,摘下口罩,(口罩统一放在左手边),再低头无交流进餐,进餐完毕后带上口罩后有序回到教室。

      1、值班人员、驻校医生、安保提前换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对入校师生及临聘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2、师生及临聘人员佩戴好口罩,有秩序人与人间隔1米站好,在依次测体温、消毒后进入校园。

      3、如发现体温不正常的师生,由体温监测员报告给医务人员,由医务人员带到临时隔离室进行医学观察;驻校医生重新测体温,做好记录。询问14天内师生及共同居住人员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径史或与确定诊出的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通过专业医生的医学确认,如正常方可进入校园,如不正常报告给工作小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对于教师,立刻劝返,并要求及时到定点医院就医并按照医疗机构指引处理。对于学生,如有家长陪同应立即劝返并要求及时到定点医院就医,若无家长陪同,由疫情处置组人员将学生带至临时隔离室。(物资配备:一次性防护服、消毒液、水银体温计)

      5、经医院检查确认为疑似病症后,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组长。组长同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及卫生防疫指挥中心。

      7、学校教职员工开私家车进入校园须错开上下学高峰期,学校将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关闭校门,驾驶员应摇下窗户在校门外接受体温检测正常后、查验健康电子码为绿色,然后对车辆消毒后方可进入校门;如不正常则按照第3点要求做工作;

      2、若有学生在教室突发发烧、咳嗽,班级老师应立马停止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就地隔离,严禁任何学生走出教室,避免学生产生情绪波动。

      3、班级上课老师通知校医到现场,校医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身体健康情况询问等。经测试,第一次体温超过37.3°C,复测后,仍超过37.3°C,第三次仍超过37.3°C,由疫情处置组人员立刻带领学生前往临时隔离室,上报总指挥并进行应急处理。

      4、班主任电话通知家长,教学维护组人员将本班其他学生带离教室,带到操场,安抚其他学生的情绪,后勤保障组立即对教室做消毒工作。

      5、疫情处置组人员联系家长核查该学生近期14天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等,并做好相关记录;确定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通知其家人将其接回就医。确定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立刻上报总指挥并拨打120。

      6、疫情处置组通知立马停止校园群聚活动,停止会造成流行的一切活动。配合120转送学生至发热门诊定点医院。

      7、由信息收集组对该学生进行流行病医学调查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确认;对与该学生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医学调查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确认;现场协调,对与该学生的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有关统计工作;和班主任跟踪随访学生情况

      8、后勤保障组按要求做好隔离室的消毒工作。对隔离室地面和门窗、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以及公共走道等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完30分钟后,打开门窗,可恢复正常使用。

      10、信息收集组及班主任做好该名学生后续身体情况追踪及每日上报,直至学生康复。

      1、学生实行错峰开餐,一二年级提前20分钟开餐,三四年级提前10分钟开餐,五六年级准时开餐。

      3、就餐流程:洗手——两路纵队从食堂进口,依次间隔1米站队(每班一个窗口)打饭——按着学校指定位置就坐(间隔1米,不直接同向)——吃完以后直接从食堂出口有序走出食堂。

      从建立之日起,“医护零感染,病人零死亡”就是武昌“方舱医院”的目标。由于“方舱”里收治的大多是轻症患者,相对而言“零死亡”的目标较好实现,“零感染”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武昌“方舱医院”采取了哪些严格的措施,以确保每个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呢?为此,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请教了目前正坚守在武昌“方舱医院”一线的省肿瘤医院医疗队的邵军博士。

      对于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来说,与新冠肺炎战斗,最大的风险就是被感染。为此,武昌“方舱医院”里首先进行了严格的分区。主要是五个区:病区;缓冲区;潜在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清洁区就是医生护士的办公室和休息室,也是医护人员上班前做准备工作的地方。上班时,从清洁区到达病人所在的病区,中间要穿过三个区,过四道门。而下班时,从病区返回,也是同样的流程。

      每名医护人员在进入“方舱”前都会穿戴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包括隔离服、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头套、3层手套等10余件物品。每天穿脱这些用品都像是“另一场战斗”。

      邵军介绍说:“我们是三层防护。贴身是一件隔离服,中间是防护服,外面再罩一层隔离衣。穿一层衣服就戴一层手套,手套也是三层。此外就是护目镜、口罩了,穿戴时要非常仔细,要完全避免有皮肤暴露在空气中。穿戴完毕一次至少就得15分钟。”他说,穿戴装备有着极为严格的步骤,从第一步洗手开始,到最后戴上防护面罩,一共有10来个步骤。“不过,这还不算麻烦的。真正繁琐的是出舱。因为进舱时感染风险小,更多的风险是在病区内工作四小时后,从重污染区回来的过程中。除了这身装备,病区里任何东西都是不能带出来的。”

      听上去“穿衣”已经很麻烦,但跟“脱衣”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结合图示,邵军光讲解就差不多花了十多分钟。真实的操作起来,至少得三十分钟以上。

      从病区进入缓冲区,再到潜在污染区,再到半污染区,进一个房间脱一层衣服。而且几乎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按照“六步法”进行不少于15秒的洗手。从出病区脱去第一层手套到最后摘掉帽子进入清洁区,大概有近30个动作,一共要洗11-12次手。

      “最需要当心的是在潜在污染区里脱中间那层防护服。”邵军说,“因为在这里人的皮肤开始暴露,这时被污染的风险最大。”他介绍,所有的动作都有讲究,手能接触哪里,不能接触哪里,都有专用的手法。“而且动作要非常谨慎缓慢,这是为避免产生气溶胶传染。像电影里的演员,很潇洒地把手套一弹一拉那种动作是绝对禁止的。脱下来的衣服放进垃圾箱时,开关盖子都是慢慢的,就像打太极。”

      由于房间里没有镜子,防护服拉链又一般会用密封胶条挡着,所以拉开防护服拉链往往是所有步骤中耗时最长的,“我们大多时候是一个人在里面,所以有时为这一个动作就得花十几分钟。”

      邵军介绍,武昌“方舱医院”刚建立时,各方面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备。后来,湖南湘雅医院的感染控制专家制订了专用的规章,并将其做成流程图贴在各个区的墙上,每个房间还安装了空气消毒器,医务人员的清洁消毒工作才变得熟练有序起来。

      “最容易疏忽的就是洗手。因为每道工序前都得洗手。所以,现在我每次出舱脑子里都绷紧一根弦。做任何动作前,都得问自己,要不要洗手?”邵军说,“我第一天上班,脱防护衣时衣服就碰到了脸上。这是很大的感觉风险。后来马上做了酒精消毒。这种感染风险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那种因为动作不规范产生的风险,因为有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

      最后,邵军感慨道:“以前我们做手术,顶多穿一件隔离衣再罩一件手术衣。六步洗手、消毒杀菌的意识也有。但像这么严格的规定还真没有经历过。对我们这些非传染科或非ICU的医生来说,这次战疫也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我也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锻炼,自己又‘解锁’了许多新技能。”(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今日,长沙一对医护家庭带给我们诸多感动。本可以休假的他们在疫情来临之际,第一时间报名申请成为志愿者,随时等着去一线。为了更方便穿防护服,妻子为丈夫剪了光头,还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回家消毒流程图……

      阎大益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上个月刚结束为期一年的援疆医疗任务返湘。本认为能和家人团聚,好好过个年,谁知碰上这场疫情。

      阎大益的妻子向琴是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护士长。两人都第一时间报名申请成为志愿者,随时等着去一线科室,甚至是去武汉。私下里两口子打商量,“先去一个”。作为男人,大益成了“先上的那一个”。阎大益进入发热留观病房前,向琴拿出理发工具,给丈夫剃了一个大光头。2月3日,阎大益走进医院发热留观病房。为此,向琴还特意为丈夫制定了“阎大益回家消毒流程”……

      照理说,夫妻俩一个是科主任,一个是护士长;一个援疆刚回来,一个曾2次赴塞拉利昂援助,这次完全有理由不去。但作为医护人员,他们说“义不容辞”。14岁的儿子非常支持父母的决定,总是问很多关于疫情的问题,不仅主动承担了洗碗等家务,还拿出零花钱买了100个口罩分发给小区邻居,他说:“希望我们大家都健康,这样我的爸爸和妈妈就没那么辛苦了……”(长沙晚报通讯员 周瑾容 全媒体记者 罗悦)

      本文脱一次性防护服的流程图: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动动脑立场。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间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立即处理和回复

  • 优质服务

    专业周到的服务

  • 专业专注

    从事劳保用品生产、销售

  • 优秀团队

    专业人才,安全放心

  • 高效管理

    正规专业的管理模式

产品展示

脱一次性防护服的流程图

  脱一次性防护服的流程图?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一起来学习。

  2022年春季XX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下面一块儿来看看本站小编秋天的雨怀念青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学校在开学后防控疫情的工作指导,提高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开展本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

  1、切实做好我校疫情预防与控制工作,认真做好监测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传染病的发生。

  2、全面提高我校传染病处置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有效阻止传染源,保障师生安全。

  1、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权负责、指挥协调做好演练的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自发生疫情状况起,20分钟内完成口头报告,一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

  2、教学维护组职责:负责突发疫情下,将师生疏散至无污染地方,隔断师生间的接触,安抚其他师生情绪等。

  3、疫情处置组职责:突发疑似病例时,按照工作小组组长的要求,全面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并按《应急处置预案》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协助将发热师生转送至隔离室及当地指定发热门诊医院,并做好与该发热师生密切接触者的暂时留置处置工作。

  4、后勤保障组职责:提前搭建好隔离帐篷,保障隔离师生的饮食及应急物资保障准备和清洁消毒工作。

  5、信息收集组职责:负责演练活动的摄像、拍照、美图制作、报道及与家长联系、信息统计等工作。日常教学活动的应急协调,对于突发发烧、咳嗽等症状的教职工与学生的密切接触调查统计、后续随访等工作。

  (检测体温)、(消毒)、(查绿码、学生健康卡)、 (现场提醒、秩序维持)

  (1)组织学校相关老师于(2月14日)上午8:30前,带好口罩赶到校门外右侧零散站好,等待指令。组织学习演练方案及注意事项。

  (2)得到演练开始指令后,通知该学生扮演群体,有序保持人与人间隔1米,从行人通道通过测控门测体温、消毒、验健康码并登记后进入校园,然后分散进入到各自教室或办公室,不要到校门处围观,异常学生由检测工作员带到校外临时隔离点由校医复检。

  (1)组织该组的全体学生扮演者老师带好口罩于(2月14日)上午8:30到教学楼前的空坪处。人与人间隔1米零散站好;

  (2)得到演练指令后有序从教学楼前小操场到一楼西头教室门前测量、登记体温进入教室入座;XX(教室外:负责给每一个学生测体温,XX负责记录学生晨午检记录册、收学生健康卡),入座一定要保证前后左右1米间距。

  (3)发现有学生或是老师有发烧、咳嗽疑似症状发生,班主任立即拨打驻校医生的电话(**)报告情况;再向学校副校长(**)报告;最后由X校长报告给王校长(**)

  (4)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第一时间来到教室,把疑似症状的学生或老师带离教室,前往学校临时隔离室进行体温复验和观察。

  (5)正副班主任、教学维护组迅速组织该教室的其余学生或老师迅速有序撤离到操场,人与人间隔1米零散站好。

  职责:(1)组织该组的全体学生扮演者老师带好口罩于(2月14日)上午8:30前赶到一楼西头教室有序坐好。

  (2)听到下课铃后,XX老师宣布下课,组织学生带好口罩,人与人间隔1米,有序出教室,前往食堂。走路的过程中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交流。(班主任继续维持途中秩序)

  (3)到食堂外水龙头处,参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或肥皂对手做消毒清洗后,再前往食堂。到食堂指定的窗口前,人与人间隔1米,排队进行打饭。

  (4)打到饭菜后,有序到餐桌处在贴绿签点同一方向坐下,摘下口罩,(口罩统一放在左手边),再低头无交流进餐,进餐完毕后带上口罩后有序回到教室。

  1、值班人员、驻校医生、安保提前换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对入校师生及临聘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2、师生及临聘人员佩戴好口罩,有秩序人与人间隔1米站好,在依次测体温、消毒后进入校园。

  3、如发现体温不正常的师生,由体温监测员报告给医务人员,由医务人员带到临时隔离室进行医学观察;驻校医生重新测体温,做好记录。询问14天内师生及共同居住人员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径史或与确定诊出的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通过专业医生的医学确认,如正常方可进入校园,如不正常报告给工作小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对于教师,立刻劝返,并要求及时到定点医院就医并按照医疗机构指引处理。对于学生,如有家长陪同应立即劝返并要求及时到定点医院就医,若无家长陪同,由疫情处置组人员将学生带至临时隔离室。(物资配备:一次性防护服、消毒液、水银体温计)

  5、经医院检查确认为疑似病症后,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组长。组长同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及卫生防疫指挥中心。

  7、学校教职员工开私家车进入校园须错开上下学高峰期,学校将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关闭校门,驾驶员应摇下窗户在校门外接受体温检测正常后、查验健康电子码为绿色,然后对车辆消毒后方可进入校门;如不正常则按照第3点要求做工作;

  2、若有学生在教室突发发烧、咳嗽,班级老师应立马停止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就地隔离,严禁任何学生走出教室,避免学生产生情绪波动。

  3、班级上课老师通知校医到现场,校医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身体健康情况询问等。经测试,第一次体温超过37.3°C,复测后,仍超过37.3°C,第三次仍超过37.3°C,由疫情处置组人员立刻带领学生前往临时隔离室,上报总指挥并进行应急处理。

  4、班主任电话通知家长,教学维护组人员将本班其他学生带离教室,带到操场,安抚其他学生的情绪,后勤保障组立即对教室做消毒工作。

  5、疫情处置组人员联系家长核查该学生近期14天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等,并做好相关记录;确定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通知其家人将其接回就医。确定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立刻上报总指挥并拨打120。

  6、疫情处置组通知立马停止校园群聚活动,停止会造成流行的一切活动。配合120转送学生至发热门诊定点医院。

  7、由信息收集组对该学生进行流行病医学调查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确认;对与该学生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医学调查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确认;现场协调,对与该学生的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有关统计工作;和班主任跟踪随访学生情况

  8、后勤保障组按要求做好隔离室的消毒工作。对隔离室地面和门窗、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以及公共走道等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完30分钟后,打开门窗,可恢复正常使用。

  10、信息收集组及班主任做好该名学生后续身体情况追踪及每日上报,直至学生康复。

  1、学生实行错峰开餐,一二年级提前20分钟开餐,三四年级提前10分钟开餐,五六年级准时开餐。

  3、就餐流程:洗手——两路纵队从食堂进口,依次间隔1米站队(每班一个窗口)打饭——按着学校指定位置就坐(间隔1米,不直接同向)——吃完以后直接从食堂出口有序走出食堂。

  从建立之日起,“医护零感染,病人零死亡”就是武昌“方舱医院”的目标。由于“方舱”里收治的大多是轻症患者,相对而言“零死亡”的目标较好实现,“零感染”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武昌“方舱医院”采取了哪些严格的措施,以确保每个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呢?为此,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请教了目前正坚守在武昌“方舱医院”一线的省肿瘤医院医疗队的邵军博士。

  对于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来说,与新冠肺炎战斗,最大的风险就是被感染。为此,武昌“方舱医院”里首先进行了严格的分区。主要是五个区:病区;缓冲区;潜在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清洁区就是医生护士的办公室和休息室,也是医护人员上班前做准备工作的地方。上班时,从清洁区到达病人所在的病区,中间要穿过三个区,过四道门。而下班时,从病区返回,也是同样的流程。

  每名医护人员在进入“方舱”前都会穿戴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包括隔离服、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头套、3层手套等10余件物品。每天穿脱这些用品都像是“另一场战斗”。

  邵军介绍说:“我们是三层防护。贴身是一件隔离服,中间是防护服,外面再罩一层隔离衣。穿一层衣服就戴一层手套,手套也是三层。此外就是护目镜、口罩了,穿戴时要非常仔细,要完全避免有皮肤暴露在空气中。穿戴完毕一次至少就得15分钟。”他说,穿戴装备有着极为严格的步骤,从第一步洗手开始,到最后戴上防护面罩,一共有10来个步骤。“不过,这还不算麻烦的。真正繁琐的是出舱。因为进舱时感染风险小,更多的风险是在病区内工作四小时后,从重污染区回来的过程中。除了这身装备,病区里任何东西都是不能带出来的。”

  听上去“穿衣”已经很麻烦,但跟“脱衣”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结合图示,邵军光讲解就差不多花了十多分钟。真实的操作起来,至少得三十分钟以上。

  从病区进入缓冲区,再到潜在污染区,再到半污染区,进一个房间脱一层衣服。而且几乎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按照“六步法”进行不少于15秒的洗手。从出病区脱去第一层手套到最后摘掉帽子进入清洁区,大概有近30个动作,一共要洗11-12次手。

  “最需要当心的是在潜在污染区里脱中间那层防护服。”邵军说,“因为在这里人的皮肤开始暴露,这时被污染的风险最大。”他介绍,所有的动作都有讲究,手能接触哪里,不能接触哪里,都有专用的手法。“而且动作要非常谨慎缓慢,这是为避免产生气溶胶传染。像电影里的演员,很潇洒地把手套一弹一拉那种动作是绝对禁止的。脱下来的衣服放进垃圾箱时,开关盖子都是慢慢的,就像打太极。”

  由于房间里没有镜子,防护服拉链又一般会用密封胶条挡着,所以拉开防护服拉链往往是所有步骤中耗时最长的,“我们大多时候是一个人在里面,所以有时为这一个动作就得花十几分钟。”

  邵军介绍,武昌“方舱医院”刚建立时,各方面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备。后来,湖南湘雅医院的感染控制专家制订了专用的规章,并将其做成流程图贴在各个区的墙上,每个房间还安装了空气消毒器,医务人员的清洁消毒工作才变得熟练有序起来。

  “最容易疏忽的就是洗手。因为每道工序前都得洗手。所以,现在我每次出舱脑子里都绷紧一根弦。做任何动作前,都得问自己,要不要洗手?”邵军说,“我第一天上班,脱防护衣时衣服就碰到了脸上。这是很大的感觉风险。后来马上做了酒精消毒。这种感染风险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那种因为动作不规范产生的风险,因为有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

  最后,邵军感慨道:“以前我们做手术,顶多穿一件隔离衣再罩一件手术衣。六步洗手、消毒杀菌的意识也有。但像这么严格的规定还真没有经历过。对我们这些非传染科或非ICU的医生来说,这次战疫也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我也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锻炼,自己又‘解锁’了许多新技能。”(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今日,长沙一对医护家庭带给我们诸多感动。本可以休假的他们在疫情来临之际,第一时间报名申请成为志愿者,随时等着去一线。为了更方便穿防护服,妻子为丈夫剪了光头,还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回家消毒流程图……

  阎大益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上个月刚结束为期一年的援疆医疗任务返湘。本认为能和家人团聚,好好过个年,谁知碰上这场疫情。

  阎大益的妻子向琴是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护士长。两人都第一时间报名申请成为志愿者,随时等着去一线科室,甚至是去武汉。私下里两口子打商量,“先去一个”。作为男人,大益成了“先上的那一个”。阎大益进入发热留观病房前,向琴拿出理发工具,给丈夫剃了一个大光头。2月3日,阎大益走进医院发热留观病房。为此,向琴还特意为丈夫制定了“阎大益回家消毒流程”……

  照理说,夫妻俩一个是科主任,一个是护士长;一个援疆刚回来,一个曾2次赴塞拉利昂援助,这次完全有理由不去。但作为医护人员,他们说“义不容辞”。14岁的儿子非常支持父母的决定,总是问很多关于疫情的问题,不仅主动承担了洗碗等家务,还拿出零花钱买了100个口罩分发给小区邻居,他说:“希望我们大家都健康,这样我的爸爸和妈妈就没那么辛苦了……”(长沙晚报通讯员 周瑾容 全媒体记者 罗悦)

  本文脱一次性防护服的流程图: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动动脑立场。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间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立即处理和回复

上一篇:医用一次性阻隔衣的正确使用办法与穿脱次序

下一篇:【疫情防控】市郊疾控对阻隔转运专班展开二级防护、转运、消毒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