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洗轮机案例 发布时间:2024-05-21 09:47:28 人气:1
报告期内,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管理层努力适应当前新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工作基调,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内控体系、人才引进等方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抓好生产经营,稳步推动项目建设,制定和部署产业链战略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积极推动和实施“补链、延链、升链、建链”行动方案,努力构建业绩新增长点,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另外,公司获评了江西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责任领先企业、年度优秀出口企业、江西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企业、江西名牌产品、江西省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复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一系列奖项和荣誉,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38,502.1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41%;其中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34,325.2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97.0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173.6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7.61%。
一、制定和部署产业链战略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积极推动和实施“补链、延链、升链、建链”行动方案,努力构建业绩新增长点。
为进一步发挥公司绿色循环产业链优势,丰富产品品种,降低公司综合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快速推进公司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产工作。截至本报告日,公司已建成4万吨硅基新材料绿色循环产业链项目一期高温混炼胶项目、新型有机硅项目、功能性气凝胶项目一期项目和3万吨特种有机硅项目,产能将实现逐步爬坡。通过上述项目建成并投产,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品品种更为丰富和多元,具备了含硫硅烷、氨基硅烷、乙烯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硫氰基硅烷、苯基硅烷、烃基硅烷等主要硅烷偶联剂产品生产能力,建立了一系列的硅烷产品矩阵,形成了“硅块-氯硅烷-中间体-功能性硅烷-气相白炭黑-硅橡胶”的完整绿色循环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为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压力,公司持续优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针对供应链管理,通过逐渐完备供应商体系建设,引进优质的供应商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低直接采购成本;针对原材料的使用,通过工艺技术创新,流程的优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原材料浪费;加强全员降本宣传力度,提升员工降本意识,鼓励全员参与改善,充分挖掘降本的潜力,提升降本增效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
公司坚持“以实现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成本降低和环境友好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理念和“自主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为促进”的技术创新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不断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助力公司发展新动能。报告期内,科技创新平台维护良好,公司成立了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科学技术协会;通过2022-2023年度省级技术中心复评及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审。公司凭借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式研发平台,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或部门保持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36项(其中自主研发授权专利34项,独占许可授权专利2项),2023年拥有自主研发的授权发明专利2项。另外2023新申报的4项发明专利已受理。
在院士工作站、技术中心、应用中心多个研发平台的支持下,公司2023年基本完成特种有机硅新材料、新型有机硅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升级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为全面实现公司年度安全环保管理目标,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公司生产经营顺利有序进行,公司坚持“安全第一、人为本,预防为主、法为纲,综合治理、创和谐”的安全生产方针与“遵守法规,节能降耗,污染预防,持续改进”的环境保护方针,结合生产实际,扎实开展一系列安全环保管理工作,通过数字化赋能安全生产、提升安全管理软硬件基础设施、完善特种作业审核流程等措施,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水平。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共举办了24次专题安全环保培训,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为应对各类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除此之外,公司还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考核奖惩制度》和《加强生产区域管理的通知》等管理制度,以规范和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这些措施不仅有效保障了生产和厂区的安全,也展现了公司对员工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聚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司产品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气相白炭黑产品首次荣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硅烷偶联剂产品通过复评,再次荣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继2014年首次申报成功后,已是第四次获得该称号;顺利通过ISO9001:2015和IATF16949:2016换证复审工作;顺利通过知名轮胎企业车间质量体系复审工作,以更加优异的质量管理水平维护好公司与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持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公司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同时,公司还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修订相关制度,确保制度的可执行性。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加强了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控。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定期对风险进行复盘和更新,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性硅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功能性硅烷可分硅烷偶联剂、硅烷交联剂及其他功能性硅烷,硅烷偶联剂可进一步分为含硫、氨基、乙烯基、环氧基、丙烯酰氧基等类别。公司主要产品为含硫硅烷偶联剂和其他功能性硅烷。含硫硅烷是以硫为主要功能基团的一类功能性硅烷的统称,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类功能性硅烷,主要应用于橡胶工业。含硫硅烷可有效提高白炭黑填料与橡胶分子结合能力,并能促进橡胶硫化,同时具有偶联剂、促进剂和硫化剂的作用,已经成为子午线轮胎生产的重要原料。采用该类硅烷与沉淀法白炭黑复配生产的“绿色轮胎”,可降低轮胎滚动阻力并提高轮胎的抗湿滑性能,从而更加节能和安全。随着我国绿色轮胎(指由于应用新材质和设计,而导致滚动阻力小,因而耗油低、废气排放少的子午线轮胎)法规的逐步实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轨道交通、复合软包装、消费电子和户外广告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时代的到来以及建筑行业的活跃发展,硅烷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我国有机硅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有机硅行业的鼓励政策逐步从单体生产转向有机硅产品深加工、新型有机硅产品开发、新应用领域拓展以及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等方面。
近年来国家加大在环保和低端产能方面的限制力度,相继出台了限制和淘汰落后产品产能、加大环保督察力度的政策。政策的推动将加速国内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实现有机硅产业链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转变,并加速低端产能产线出清,有利于资金实力强、有技术积淀的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优势。
产业政策均明确将新型材料作为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方向,鼓励投资者进入功能性硅烷等新材料行业,为本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功能性硅烷生产、出口与消费国。据SAGSI统计,2023年全球功能性硅烷产能约为89.14万吨/年,同比增长1.4%,全球硅烷产量约为52.55万吨,同比增长5.8%,全球产能利用率为59%。2023年中国功能性硅烷生产企业40多家,产能约68.36
万吨/年(以功能性硅烷产品计算,不含中间体),产量约为37.32万吨。功能性硅烷产品由高速增长时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数年将是功能性硅烷企业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的好时机。2023年中国出口功能性硅烷约13.26万吨(折纯),进口约0.95万吨。2023年全球功能性硅烷产能约为89.14万吨/年,同比增长1.4%,增长依然主要来自于中国。
公司是我国含硫硅烷制造细分行业中具备循环经济体系及世界领先产业规模的企业之一。根据《中国硅产业年鉴(2014)》的统计,公司为国内功能性硅烷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行业排名前三。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定,自2016年开始,公司含硫硅烷偶联剂连续六年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位列第一。同时,公司顺利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复核并取得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证书(2023年-202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未发生变化,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及其他化学助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我国含硫硅烷制造细分行业中具备循环经济体系及世界领先产业规模的企业之一。根据《中国硅产业年鉴(2014)》及《精细化工与专用化学品》的统计,公司为国内功能性硅烷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通常会结合市场供需、客户的真实需求预测及在手订单情况,由生产部按照客户确定的产品规格、供货时间、质量和数量组织生产,并通知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订单完成情况,实时变更物料采购计划、调整生产顺序,协调生产资源配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公司通常还会在客户订单基础上,保证一定的安全库存,以备客户的额外需要。
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直销和经销的两种销售方式,销售区域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公司对于直销客户及经销客户,对于外销客户,公司会考虑汇率变动风险、出口需承担的费用(如运输费、出口操作费)等因素对价格进行加成。对于经销类客户,公司会考虑经销商资金成本、仓储物流费用等结合经销商当地市场情况给予经销商一定的利益让渡。
4)采购模式:公司产品的原料主要包括硅块、氯丙烯、无水乙醇、炭黑。采购部每月根据生产计划并结合原料存量制定采购计划。采购以向生产商直采及向贸易商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不同原料,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确保原料供应充足、采购价格合理。
(1)产品优势。公司拥有全球产量最大的含硫硅烷(含固体硅烷)生产线,并通过产业链延伸,建成了“硅块-氯硅烷-中间体-功能性硅烷-气相白炭黑-硅橡胶”的完整绿色循环产业链。公司通过长期研发,在国内还率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特种含硫硅烷产品,其工艺和产品性能优于国内企业标准,长期稳定供货于全球十大轮胎知名企业。
(2)硅烷生产链闭锁循环。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成为业内率先完成硅烷生产链闭锁循环的公司。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公司将其加工处理为气相白炭黑后对外出售;对于副产物氯化氢,公司已实现循环使用。通过硅烷生产链的闭锁循环,公司不仅免除了对氢气和氯气的采购需要,提高了物料使用效率,也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实现了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3)硅烷产业链布局完整。公司形成了从基础原料工业硅到三氯氢硅、γ1、γ2等中间体,再到各类功能性硅烷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实现了对产品品质和成本的有效管控。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和非募投建设项目的实施,公司三氯氢硅、γ1和γ2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公司将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供需情况,灵活调整对外销售和自用的比例,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4)销售及客户优势。公司具有业内领先的销售能力及客户优势。公司多年来的业务积累已经将业务拓展至美国、欧洲、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等主要轮胎生产地。公司客户涵盖全球前十大轮胎生产企业,其销售回款情况良好、产品需求稳定。同时,该等客户对供应商有严格的产品质量及供货能力要求,合格供应商资质的认证周期较长。公司的客户优势为未来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5)技术研发能力优势。公司十分注重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拥有一支化学工程、分析化学、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设备、仪表控制等诸多领域背景的数十人专业团队,构建了从研发到应用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此外,公司与杜善义院士团队合作设有院士工作站进行产品工艺的改造设计。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取得了十多项含硫硅烷领域的核心技术,在成为国内领先的含硫硅烷生产商的同时,还掌握了功能性硅烷的生产技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6项,另外新申报的发明专利4项。
(6)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体系完善。我国日益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政策对硅烷生产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司对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非常重视,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大投入建设了一批安全和环保设施,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体系。在安全生产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和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公司安全生产职能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在环保方面,公司拥有高温焚烧处理装置建设、废气焚烧炉、污水处理站、盐酸吸收装置、硫化氢尾气吸收装置、脱硫脱硝设备等主要环保设施,此外各生产车间皆配有尾气回收系统,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有效综合处理,有效降低各类污染。
(7)综合管理能力优势。公司具有完整管理体系,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公司已取得
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CASC(北京九鼎国联认证有限公司)的认证。
报告期内,全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38,502.12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1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97.0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173.6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7.61%
2021-2023年由于碳中和,内循环、国产替代等经济策略,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通讯电子等领域持续发力,将逐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各新建拟建项目也在践行“补链、延链、升链、建链”的发展大势,增强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竞争力。通过近两年的产销情况发现,行业正逐步告别功能性硅烷生产高速增长的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4年中国的GDP增速目标是5%,鉴于2023年中国经济艰难实现了较高的5.2%的经济增速,所以2024年的经济增长数据中,将不会受到低基数的干扰,代表着更强的线年中国的出口整体承压,但反转形态已出现,所以SAGSI认为基于全球制造业回暖,补库周期开启,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出口有望实现环比高增,增速约为9.4%。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轮胎行业产销两旺,市场需求已经恢复,并将迎来上行周期。未来,随着下游轮胎行业的逐步复苏及传导至上游的硅烷偶联剂行业,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的上行周期。2024年中国市场对硅烷的需求量将达到27.67万吨,产量将达到41.03万吨,净出口量在13.36万吨左右。预计2028年中国硅烷总产能将达到137.05万吨/年,产量达59.88万吨,需求量为38.53万吨,净出口量约21.35万吨。2024-2028年产能年均增长率预测为14.9%;产量年均增速为9.9%。
此外,近年来国家加大在环保和低端产能方面的限制力度,相继出台了限制和淘汰落后产品产能、加大环保督察力度的政策。政策的推动将加速国内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实现有机硅产业链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转变,并加速低端产能产线出清,有利于资金实力强、有技术积淀的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安全环保为底线,不断发展绿色循环产业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建设国际国内营销网络,在巩固含硫硅烷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逐步拓展硅基新材料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将公司打造为全球硅基新材料龙头制造商之一。
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以氯硅烷闭锁循环为基础的绿色生产体系,通过建设配套新产品的生产线和环保设施,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氯硅烷绿色循环产业链。通过绿色循环产业链,公司将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的产能平衡,减少单位产品原材料耗用,提高生产系统的安全环保性能,完善公司硅烷产品系列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公司通过强化市场部、业务部、应用中心等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建立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市场讯息的获取能力,并通过与客户密切的沟通交流,实现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领域的投入,确保公司产品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随着国内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电子集成电路及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硅基材料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叠加新兴国家消费潜力大,产业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下游市场需求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因此,公司将凭借品牌及市场地位优势,一方面,继续扩大现有产品市场份额;另外一方面,利用公司产品技术创新优势,研发新型复配产品,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此外,面对下游新兴需求,公司可以利用产业链全循环和综合竞争优势,利用现有渠道开辟并增加新产品的市场份额。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公司计划在绿色循环产业链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制造业发展形势、任务和要求,配套智能基础设施、智能物流系统等高端智能化系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行业内领先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
2024年,外部国际环境依旧错综复杂,功能性硅烷下游市场行情尚未呈现好转迹象,当下企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未知和严峻的挑战。公司将紧紧围绕年度既定目标,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以安全及质量为根本,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持续优化产品及工艺流程,优化管理降本增效,加快推进已建项目新产品的产能释放速度,努力构建业绩新增长点,推动企业高质量稳步发展。
2024年,公司继续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平台作用,完成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工作,本次可转债发行募资不超过96,000.00万元,主要用于九江宏柏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矩阵以及产能布局,提高生产制造能力,持续扩大公司生产规模,有利于公司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在2024年,随着公司3万吨特种硅烷项目、4万吨硅基新材料绿色循环产业链项目一期高温混炼胶项目、9,000吨新型有机硅项目以及功能性气凝胶项目一期项目产能逐步爬坡,公司将重点加快产能释放速度,完善产品矩阵开辟业绩新的增长点。
将“合规经营”理念贯穿到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全过程中,持续完善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提高公司在安全生产、财务、税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遵纪守法意识,督促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加强信息披露工作,依法合规履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做好内控管理,加强与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的合规管理,降低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更是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2024年,公司将继续优化培训体系建设,组织更多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慢慢地增加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梯队。同时,大力培养适应当前市场环境所需求的员工队伍,通过多元化的招聘渠道和完善的晋升通道吸引人才,持续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活力,建立企业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领域主要为橡胶制品、建筑、纺织、汽车、皮革、造纸、涂料、医药医疗等下业。该等行业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及自身行业周期的影响会产生波动。当前国际政治环境较为复杂,国际贸易环境也日趋复杂,国产品牌逐步向绿色、高品质方向发展,国产替代比例将增高,国产高价产品份额增加,随着国内产能新增及扩产升级加速,功能性硅烷市场竞争激烈,产业集群集聚优势进一步升级。长远来看,在新基建、双循环、国产替代、碳中和等各项政策加持下,中国功能性硅烷将保持高速的增长。但行业生产技术和研发水平亟待提升、下游市场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依旧十分严峻,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将逐步显现。
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直接材料成本且占公司成本比重较高,公司未来的原材料和能源采购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若公司的原材料、能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而公司不能有效地将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到下游或不能通过技术工艺创新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又或在价格下降过程中未能做好存货管理,将对公司相关产品的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故公司可能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属于化工行业,公司产品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原材料为危险化学品,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虽然公司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装备了安全生产设施,建立了严格、全面的安全生产制度,并在安全生产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完善成熟的安全生产体系,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老化,如不能始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意识,及时维护、更新相关设施、设备,公司仍然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将对员工人身及公司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作为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公司格外的重视环境保护,遵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装备了相应的环保设施并努力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公司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副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虽然公司采取了上述措施,但仍不能排除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从而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随着国家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公司面临着环保投入进一步增加,环保成本相应增大的风险,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含硫硅烷生产商之一,主要终端客户为国际知名轮胎厂商,分布在韩国、日本、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地区。若公司产品主要进口国实施贸易限制政策,例如大幅提高关税或实施进口配额,另外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际供求关系、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发生不利波动,都将不利于公司产品的销售,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所处行业对公司的技术实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技术人员队伍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是公司持续保持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保障。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人才激励办法和竞业禁止规定等措施,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核心技术团队保持稳定,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高水平人才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口,如果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可能对公司的业务扩张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行业的竞争也体现在对人才的竞争上,未来不排除技术人员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出现流失的风险,这可能对公司正在推进的技术研发项目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的外泄,从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掌握了核心产品生产的一系列专利或专有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此,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保密机制。除前述人员流失导致的核心技术外泄风险外,如果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竞争对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等原因导致公司的核心技术外泄,也可能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行业拥有较长的发展历程,技术发展路径较清晰,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但在未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排除出现重大技术革新,导致工艺流程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也不排除出现成本或性能更具优势的新型产品或材料,对公司产品实现重大替代的可能。如若出现上述情况,则公司的部分产品将失去市场需求,从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基本的产品为硅烷偶联剂和气相白炭黑,产品需求受下业影响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公司原材料主要为金属硅、无水乙醇等,其价格亦存在周期性特征。公司的利润水平受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如果未来公司主要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行,或公司新生产线投产及销售不及预期,或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则公司业绩存在下滑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可转债的募投项目主要以新增新产品和新型中间体为目的,系公司围绕功能性硅烷主业,凭借在硅烷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储备,进一步横向扩充细分产品类型。虽然本次募投项目设计的新产品或新型中间体生产的全部过程、生产线与现有产线主要反应步骤相似度较高,不涉及新技术,但如果在募投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因不可预期因素导致公司在人员、技术或资金等方面上无法跟上项目建设、生产要求,将可能导致部分新产品项目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完成或新产品无法量产,将影响公司预期收益的实现,进而对公司业绩带来影响。
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即位于九江新生产基地,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新增有机硅产品产能70,000吨,钛酸酯偶联剂28,000吨,中间体产能50,000吨,能够逐步优化公司产品矩阵以及产能布局,大幅提高公司产品的生产能力。
虽然公司对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谨慎、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项目本身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且公司现有的客户群体以及行业地位可以为相关产品的推广、销售提供较大的支持,预期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短期内的市场推广有可能无法适应新增产能的开拓、项目实施效果低于预期、新增产能无法消化、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低于预期等风险,存在募投项目实际盈利水平达不到预期的可能性,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AI PC全面“亮剑” 国内起售8688元!微软推出Copilot全面融入Windows 11 GPT 4o“很快”加持
尾盘惊现“天地板”, 竟有人“神预测”?回购+注销,1800亿“奶茅”大利好!年内回购20强出炉
AI PC全面“亮剑” 国内起售8688元!微软推出Copilot全面融入Windows 11
已有30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76亿股,占流通A股62.0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22元。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255.3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42%,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14.56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02%,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新闻资讯